跨专业申请计算机科学专业一直以来都是比较难的,学校对申请人的专业背景有相关前置学分的要求。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大类专业,其中会有不同的细分专业,譬如:软件工程、数据科学、网络工程、物联网等等。
这期学姐分享,我们邀请到一硕专业是工业工程 (应用于化妆品、食品、药品生产)的郑同学与大家分享她成功跨专业到IMT Atlantique南特大西洋矿业电信学校的数据科学Data Science专业就读的经历。
背景介绍:
郑同学本科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她在本科第四年参加学校的国际项目到了奥尔良综合理工学校 (Polytech Orléans)就读三年制工程师项目的第一年,在2022年9月正式毕业,获得工程师文凭。
Q:为什么会萌生转专业的想法?
郑同学:
我在毕业实习以及找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工业工程专业主要是药企做质量检测,与一些法规文件与质量要求的文件打交道比较多,每天都在重复性的工作,我发现我不太喜欢这样;并且处理文件的过程中也容易犯错误,因为英语与法语的用词都要求很精准。于是我就有了转专业的计划。
Q:您是什么时候了解到IMT Atlantique?
郑同学:
我在去法国第一年就知道IMT Atlantique,在法国工程师学校的排名靠前的,但我当时申请去法国的时候没有赶上IMT Atlantique的截止日期,所以就去了排名比较低的学校。工程师毕业前,我参加了索法组织的IMT Atlantique活动,更深入了解了学校,于是就很快地准备申请材料申请。
Q:入学后,因为是转专业,您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郑同学:
我是今年2月份开学的,IMT Atlantique计算机专业都是春季开学,现在上了第一个学期的课。这个学期算机基础课比较多,比如说c语言、网络工程、编程等课程都有学到。这些基础课不是所有都是针对数据科学,主要是给学生巩固计算机课程基础。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相比计算机科学专业背景的同学,我需要花很多很多的时间去学习。
这样的课程设置模式是法国工程师学校的特点,我有朋友在英国也是读数据科学,但是他们没有那么多计算机基础的课程,直接上算法。
然后是语言方面,因为我从来没有接受全英语授课,刚开始还得适应授课语言的转变。
最后对于转专业的同学,你要做好在新的专业领域中你是什么都不会的准备,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学,保持好心态,因为你很有可能在班里面是垫底的水平,然后努力与坚持去学习。
Q:您觉得工程师学校的工程师文凭与硕士文凭的课程设置有什么区别吗?
郑同学:
其实我没有感觉到特别大的差别,两种模式最后也是需要实习以及写论文。我觉得最突出的区别就是硕士课程会要求学生阅读更多的文献,提高学生写作与研究水平,这个是工程师项目没有的。
Q:您的项目是第一个学期全英语授课,第二个学期开始是全法语授课,对吗?
郑同学:
是的。第一个学期全英语授课,我觉得70%的老师可以把课程所有的要点以及拓展知识用英语表达。从第二个学期开始,除了项目汇报可以使用英语之外,其他都会转换为法语。我觉得像数据科学这种比较偏技术的专业,对语言的依赖不太大。因为大部分的知识都是需要自学的,老师会给我们链接或者写好的程序,我们通过这些资料自学。
对于没有法语基础的国际学生不需要太担心,经过第一个学期的法语学习,基本会达到A1到A2的语言水平,并且还会持续地学习法语。
Q:您所在的班级有多少位学生?
郑同学:
我们计算机技术专业一共有24个学生,包括通信系统与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以及物联网的架构和工程。第一个学期三个专业的同学都是一起上课的,第二个学期开始就分开上课了,数据科学专业有8个学生。
这24位学生中,亚洲学生只有两位,有我一位中国学生,还有一位越南的同学,其他是以非洲、拉丁美洲、欧洲的学生为主 。
因为数据科学专业对编程要求没有其他专业那么高,我们班的男女比例是1:1,其他专业是男多女少。
Q:您觉得作业压力大吗?
郑同学:
我们的作业以小组形式比较多,一般是两个人一组完成。譬如,Python是独立完成,c语言是两人一组完成。对于跨专业的学生,老师也会有照顾到的,他们会很有耐心地解释,特别是启发我们对知识进行吸收。整体的体验非常不错。对于数学和网络工程这些概念的基础课,老师们也没有特别死板的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做题,他们要求学生理解每一个概念,掌握重点,而不是应试。
这学期一共有5个月,最开始的一两个月里面,我对那些注重编程的课有一些恐惧和担忧。经过两个月的适应,我慢慢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之前我总会困惑于C语言的学习,后来我发现在未来的就业中可能不会用得上,计算机基础课程不需要卷高分通过,更重要是找到课程与个人情况的平衡,毕竟相比于计算机科学专业背景的同学,我是有的基础不足劣势的。这是一个自我调节的过程,我会把重心放心数据科学相关的课程上面。比如说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等,从M1下学期开始。
Q:您有什么职业规划呢?
郑同学:
我现在是偏向去企业工作。我的第一志愿是找到关于算法的工作,第二志愿是数据分析的工作,因为我知道相比于计算机科学背景的同学,我要去竞争研究算法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会给自己一条底线,保底是做数据分析,重复性的工作比较多,但我会选择复杂一些的数据处理与建设数据的工作。
Q:未来就业能否结合您前置工业工程专业呢?
郑同学:
其实数据在传统行业里面依赖不大,我想两个专业之间可以关联上的领域是数字医疗,也就是把医药与数据相结合。
Q:春季开学对于您有什么影响吗?
郑同学:
我觉得春季开学挺好的,因为我是9月一硕毕业的,经过实习与工作后,我发现我需要转专业,我不需要等明年9月入学,比较有效率,很适合应届毕业生。
Q:分享一下您的校园生活。
郑同学:
数据科学专业比较特殊,第一个学期是在雷恩校区,第二个学期会回到布雷斯特主校区。雷恩校区比较小,学校没有食堂,每天走路15分钟到隔壁大学吃饭,这个是不太方便的。还有因为距离的问题,学生会与学校组织的活动也参加不了。
我都是住在学校的公寓,单人公寓,一个月430欧左右,然后房补大概有180欧,整体不是很贵。
跨专业申请计算机科学专业一直以来都是比较难的,学校对申请人的专业背景有相关前置学分的要求。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大类专业,其中会有不同的细分专业,譬如:软件工程、数据科学、网络工程、物联网等等。
这期学姐分享,我们邀请到一硕专业是工业工程 (应用于化妆品、食品、药品生产)的郑同学与大家分享她成功跨专业到IMT Atlantique南特大西洋矿业电信学校的数据科学Data Science专业就读的经历。
背景介绍:
郑同学本科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她在本科第四年参加学校的国际项目到了奥尔良综合理工学校 (Polytech Orléans)就读三年制工程师项目的第一年,在2022年9月正式毕业,获得工程师文凭。
Q:为什么会萌生转专业的想法?
郑同学:
我在毕业实习以及找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工业工程专业主要是药企做质量检测,与一些法规文件与质量要求的文件打交道比较多,每天都在重复性的工作,我发现我不太喜欢这样;并且处理文件的过程中也容易犯错误,因为英语与法语的用词都要求很精准。于是我就有了转专业的计划。
Q:您是什么时候了解到IMT Atlantique?
郑同学:
我在去法国第一年就知道IMT Atlantique,在法国工程师学校的排名靠前的,但我当时申请去法国的时候没有赶上IMT Atlantique的截止日期,所以就去了排名比较低的学校。工程师毕业前,我参加了索法组织的IMT Atlantique活动,更深入了解了学校,于是就很快地准备申请材料申请。
Q:入学后,因为是转专业,您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郑同学:
我是今年2月份开学的,IMT Atlantique计算机专业都是春季开学,现在上了第一个学期的课。这个学期算机基础课比较多,比如说c语言、网络工程、编程等课程都有学到。这些基础课不是所有都是针对数据科学,主要是给学生巩固计算机课程基础。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相比计算机科学专业背景的同学,我需要花很多很多的时间去学习。
这样的课程设置模式是法国工程师学校的特点,我有朋友在英国也是读数据科学,但是他们没有那么多计算机基础的课程,直接上算法。
然后是语言方面,因为我从来没有接受全英语授课,刚开始还得适应授课语言的转变。
最后对于转专业的同学,你要做好在新的专业领域中你是什么都不会的准备,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学,保持好心态,因为你很有可能在班里面是垫底的水平,然后努力与坚持去学习。
Q:您觉得工程师学校的工程师文凭与硕士文凭的课程设置有什么区别吗?
郑同学:
其实我没有感觉到特别大的差别,两种模式最后也是需要实习以及写论文。我觉得最突出的区别就是硕士课程会要求学生阅读更多的文献,提高学生写作与研究水平,这个是工程师项目没有的。
Q:您的项目是第一个学期全英语授课,第二个学期开始是全法语授课,对吗?
郑同学:
是的。第一个学期全英语授课,我觉得70%的老师可以把课程所有的要点以及拓展知识用英语表达。从第二个学期开始,除了项目汇报可以使用英语之外,其他都会转换为法语。我觉得像数据科学这种比较偏技术的专业,对语言的依赖不太大。因为大部分的知识都是需要自学的,老师会给我们链接或者写好的程序,我们通过这些资料自学。
对于没有法语基础的国际学生不需要太担心,经过第一个学期的法语学习,基本会达到A1到A2的语言水平,并且还会持续地学习法语。
Q:您所在的班级有多少位学生?
郑同学:
我们计算机技术专业一共有24个学生,包括通信系统与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以及物联网的架构和工程。第一个学期三个专业的同学都是一起上课的,第二个学期开始就分开上课了,数据科学专业有8个学生。
这24位学生中,亚洲学生只有两位,有我一位中国学生,还有一位越南的同学,其他是以非洲、拉丁美洲、欧洲的学生为主 。
因为数据科学专业对编程要求没有其他专业那么高,我们班的男女比例是1:1,其他专业是男多女少。
Q:您觉得作业压力大吗?
郑同学:
我们的作业以小组形式比较多,一般是两个人一组完成。譬如,Python是独立完成,c语言是两人一组完成。对于跨专业的学生,老师也会有照顾到的,他们会很有耐心地解释,特别是启发我们对知识进行吸收。整体的体验非常不错。对于数学和网络工程这些概念的基础课,老师们也没有特别死板的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做题,他们要求学生理解每一个概念,掌握重点,而不是应试。
这学期一共有5个月,最开始的一两个月里面,我对那些注重编程的课有一些恐惧和担忧。经过两个月的适应,我慢慢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之前我总会困惑于C语言的学习,后来我发现在未来的就业中可能不会用得上,计算机基础课程不需要卷高分通过,更重要是找到课程与个人情况的平衡,毕竟相比于计算机科学专业背景的同学,我是有的基础不足劣势的。这是一个自我调节的过程,我会把重心放心数据科学相关的课程上面。比如说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等,从M1下学期开始。
Q:您有什么职业规划呢?
郑同学:
我现在是偏向去企业工作。我的第一志愿是找到关于算法的工作,第二志愿是数据分析的工作,因为我知道相比于计算机科学背景的同学,我要去竞争研究算法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会给自己一条底线,保底是做数据分析,重复性的工作比较多,但我会选择复杂一些的数据处理与建设数据的工作。
Q:未来就业能否结合您前置工业工程专业呢?
郑同学:
其实数据在传统行业里面依赖不大,我想两个专业之间可以关联上的领域是数字医疗,也就是把医药与数据相结合。
Q:春季开学对于您有什么影响吗?
郑同学:
我觉得春季开学挺好的,因为我是9月一硕毕业的,经过实习与工作后,我发现我需要转专业,我不需要等明年9月入学,比较有效率,很适合应届毕业生。
Q:分享一下您的校园生活。
郑同学:
数据科学专业比较特殊,第一个学期是在雷恩校区,第二个学期会回到布雷斯特主校区。雷恩校区比较小,学校没有食堂,每天走路15分钟到隔壁大学吃饭,这个是不太方便的。还有因为距离的问题,学生会与学校组织的活动也参加不了。
我都是住在学校的公寓,单人公寓,一个月430欧左右,然后房补大概有180欧,整体不是很贵。